南京市地下供水管网错综复杂,传统的检漏方式——人工“扫街”(使用听音杆人工查找漏点)效率低下,且受时间和环境限制。 为提高检漏效率,减轻人力负担,南京水务集团积极探索并应用新技术,构建智慧供水防线。 主要措施包括:
一、空中“拍CT”:遥感测漏技术应用
2025年1月,南京市启动首个遥感测漏项目,利用长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和算法模型,对地下含水率进行检测,从而发现潜在漏点。 这套系统的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:拍摄、套合、修复和总结。 该技术能够大面积、远距离、非接触地检测疑点,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或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。 目前,卫星已完成对南京主城供水管网的扫描,并生成疑点图像,后续将进行逐一复核和修复,并评估该技术的精准度,以期更好地辅助人工检漏,提高效率。 南京水务集团还创新开拓了“三步校验法”(三维套图分析—人工监测复核—开挖修复认证)及双轨考核机制,有效提升了隐患排查和治理效率。 未来,集团计划将该技术应用扩展至全市,构建全域供水管网智能化监测体系,实现“太空扫描+地面微创手术”的模式。
二、地下装仪器: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
南京水务集团自主研发了“远传水表DMA智能分析程序”,并在小区进水管安装在线流量监测装置,实时监测夜间最小水流量。 通过对用水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,一旦发现异常波动(例如夜间水流量突然增大或水压降低),系统即可及时预警,实现前置化解决。 2024年,该技术应用已使供水范围内管道漏损率同比下降。
在实际应用中,该系统有效解决了复杂区域的漏点查找难题。例如,在栖霞区笆斗里拆迁区域,由于用户结构复杂、管道老化等因素,传统听漏方法难以奏效。 但通过远传水表数据分析,结合“声波定位+水利分析”方法,最终成功定位并修复了漏点。 在建邺区兴达新寓,则通过“数据研判+闭水试验+人机协同”三重定位法,精准捕获了漏点,并高效完成了修复。 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该系统在提高检漏效率和精准度方面的优势。
总而言之,南京水务集团通过“上天入地”的策略,将先进的遥感技术与地面智能监测系统相结合,有效提升了供水管网的检漏效率和精准度,为城市安全供水筑起了坚实的智慧防线。 这不仅减轻了人工负担,也为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更科学、更有效的手段。